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高普考試]心理學準備要領(人事行政.財經政風適用)

寫在本文前面

這已經是96年10月寫的東西(我是95年高考財經政風考上)
內容是為了志光補習班的公職王網頁改版寫的
架構也是他們給的 我只是把我某些心得照本宣科填充上(結語超噁濫 抱歉啦)
不過分析的內容現在來看有些過時
主要以95到96年高考人事行政及財經政風心理學考題為分析主軸
並未隨96年地方特考同步更新

想問我心理學相關準備問題的
請先參考本文

若有不及 我會視情況衡量自身能力 再說XD




心理學準備要領

壹、心態調整與參加國考之讀書計劃

老師常說,準備考試不是做學問。這句話是對的,要是等您學問有成,論文都不知道寫幾篇了。我相信這話想告訴大家,準備考試有訣竅,不要死讀書,不然各位就不用參考下面的長篇大論了。但在準備上,有些心態還可以跟大家分享。
毋寧相信,研讀學科時,抱持著做學問的態度去瞭解,更能領略學習的樂趣,還可以激勵自己,以學習「增強」學習。再來還可以告訴自己,沒人比我更幸運了,繳 一點錢,就能遍覽群科,別人唸一科可能要花一學期、一年、四年甚至一生,但自己只要花上一些時間,就有老師帶領著對各個學科梗概瞭解,沒有比這更速成,比 這更划算了,所繳的錢,甚至比大學一學期學費還低,這是自己為自己創造的學習機會。
至於讀書計畫之訂定,甚至要不要訂定,個人並無定見,沒有人會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狀況,要鞭策還是要輕鬆讀,何時該放鬆,何時該要求自己,需不需要同伴, 以各位的智慧去回想求學過程中唸書的習慣以及成效,心中便該有所領略跟警惕,讀書係掌握在自己手裡,沒有深厚的武功內力,再好的招式,再好的刀劍,揮出的 成效也有限。

貳、科目簡介及考試意義

一、科目簡介

20世紀初,科學典範蔚為風潮,心理學,一門當時新興的學科必然也得跟上潮流。「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與心裡歷程的一門科學」,任何一本心理學教科書總是開宗明義這麼說,這句話代表四個意思:
(一)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二)心理學的研究主體是個體。
(三)心理學研究行為。
(四)心理學研究心理歷程。
教科書這麼說是有用處的,這句心理學的定義讓我們在學習心理學時有所憑恃,比方說,因為心理學積極地想讓自己成為一門科學,所以必定得符合科學的種種法 則,所以會看到理論的建構必須使用研究法且會有相關的實驗和研究;會看到心理學研究的主體必然取之於人用之於人,而且再怎麼樣,也會透過研究動物來推論 人;另外心理學只研究外顯行為與心理歷程,無法測量與描述的,比方說,靈魂的研究,是很難進入學術殿堂的。
若能具備著這種視野進入心理學世界,較能領會心理學學者之所作所為,教科書何以這樣安排。

二、考試意義

心理學放在考試,不外乎想瞭解兩點,理論的理解和應用。應考人詮釋問題時無須害怕自己的理解不對,回答問題時也不用擔心理論使用的不洽當,心理學既是研究 人的一門學問,終究很難成為完全的自然科學,當心理學具備社會科學特質,那麼問題的詮釋跟理論的使用,就見仁見智了起來。
請先用這層心理建設卸除答題時的心理壓力,閱卷教授改考卷時當然也會著眼於答案對不對,是不是出題者想要的方向,這是答題的基本面;使用申論題出題,不只 是要使用申論題來測驗應考人的知識水平,可以想像,想測驗應考人知識水平,出選擇或簡答皆能達到,閱卷教授期待能從申論題型中看到的,是應考人的思考邏 輯,或者可以說是問題解決能力,每個申論題都是個提問,它可能是學術上的爭辯, 應用上的落實,它要問,如果是您,您會怎麼辦?您會使用何種理論來思考,進而解決問題?您會使用何種角度,何種架構來說明這樣的事情?應考人想藉此傳達自 己的思考宏觀全面或者觸類旁通什麼都想到了,可在答題時好好表現。

參、考試重點判讀及準備技巧

讀心理學,最容易讓人放棄的地方不是因為心理學很難,而是心理學量多且雜,想要讀好似乎得具備超容量記憶體,可是人不是電腦,無法只存東西不整裡,時間一 久,自然無法讀取,因此在吸取心理學知識過程中,帶著前章的心理學視框,梳理好結構,再去理解跟閱讀,自然將習得內容一一擺放在適當的架構裡,一提取就是 整串的肉粽。
心理學的架構有哪些呢?先翻開心理學教科書目錄,每個章節幾乎就是一個主題,原則上會具備發展、學習、感覺、知覺、意識、記憶、語言思考、人格、動機情 緒、社會心理學與變態心理學等等研究主題。再翻開心理學教科書第一章,它會告訴您心理學基本學派有哪些?基本的五大學派,人人朗朗上口,以下排名無分高矮 胖瘦好壞忠奸,依時間順序排列,精神分析學派、行為學派、人本學派、認知學派以及生理神經取向。
心理學每個主題幾乎皆可使用基本學派去解釋,當然使用上因各學派發展時想解決的問題點不同,各有其優勢與弱勢,如學習,這可是行為學派的強項。再來則因為 每個主題都有引人關心之處,自然會有許多後代學者陸續進行許多研究跟探討,自成理論以解釋想解釋的議題,因此每個主題都會有其獨有的小理論。當然,這位學 者要是再厲害一點,提出的理論可解釋的現象多一點,就可能可以跨過教科書的章節,要是大師級的學者,讀者不難發現,怎麼行政學也有這個人,社會學也有這個 人,現在心理學也來湊熱鬧,搞不清楚這位大叔到底是什麼學的專家啊?要知道跨學派的大師之所以為大師,就是因為他提出的理論好用,人人爭相取用,頒發榮譽 學位,當然考試時對讀者來說更是方便,豈不是行政學也可以寫,社會學也可以套,心理學就更不用客氣了,像是Simon的「有限理性」,Maslow的「需 求層次論」等。

肆、考試重點

95、96年財經政風、人事行政之心理學考題略以:
96高考三級財經政風 記憶的儲存和提取 歸因對情緒動機的影響 錯覺及引起錯覺原因 大腦分殊化及學習上應用
96高考三級人事行政 態度和Katz四種功能 團體極化 以自我知覺論說明過度酬賞 Gardner多元智力論
名詞解釋 程序記憶和敘事記憶 嫌惡治療 工作記憶 韋伯定律
96普考財經政風 Maslow需求層次論 系統減敏感法及如何治療懼蛇恐懼症 多元智力論之比較及教育上應用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96普考人事行政 A型性格 智力三元論 自我監控人格缺乏跨情境一致性 Premack principle
名詞解釋 可及性捷思策略 腳在門內策略
95地方特考三等財經政風 控制化歷程和自動化歷程(注意、推理) 鏡映神經元 期望效用理論和觀點理論對風險決策的看法 疼痛知覺(生理、認知、情感和感覺)
創造力(心理計量、認知、人格與動機、社會、歷史)
95地方特考三等人事行政 ADHA定義 學習理論之判別 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行為改變策略中的隔離與處罰
知覺的遺傳與學習 藥物依賴 海洛因的同效劑和拮抗劑 DSM-IV利弊
95地方特考四等人事行政 使用美莎酮作為海洛因替代療法 諮商的後現代取向 DSM-IV五個軸向 古典制約原理之療法
社會助長 潛意識跟認知潛意識 語意區分法和Q分類法之異同 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之系列位置曲線
95高考三級財經政風 目擊者證詞 測謊機 寧開車不搭飛機(可得性捷思法) 習得無助感
名詞解釋 短期記憶與工作記憶 逐步漸進原則與行為的塑造 海洛因的同效劑與拮抗劑 習慣法與視覺偏好法
95高考人事行政 人際吸引 人格之先天後天 學習與記憶神經基礎
名詞解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雞尾酒會現象 邊緣系統 組塊
*由於94年度高普考試尚未改制,考科亦未統一,出題方向與近兩年並不一致,故僅列95、96年度考題供參。

綜觀這兩年出題方向,可以感受到有些考題變刁鑽了,變刁鑽的意思是不再只是平鋪直敘的出出基本觀念題,可能是拐個彎放個例子要人評論,但想問的還是基本觀 念;要不就是出些看也沒看過的人名或名詞,炸得人頭昏腦脹的。這種情況在95年尤其明顯,但96年的出題教授可能良心發現,認為這樣亂槍打鳥不見得有鑑別 度,因此基本題又開始回籠,再輔以一兩題變化球,可憐的心理學應考人終得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若從出題內容觀之,有些主題不厭其煩一考再考,普考考過放高考,財經政風考過改出在人事行政,是怎樣?老師們都這麼有心有靈犀?可以統計一下,出現頻率高 居第一名是記憶,各式各樣的記憶名詞,記憶的歷程以及記憶的可靠程度(目擊者證詞與測謊機);再來是學習與行為學派療法與變態心理學相關章節(藥物依賴、 海洛因、ADH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DSM-IV),思考與決策以及各種人格理論同樣不容錯過。更其次則有心理學的生理機制以及社會心理學領域,知覺、 智力、態度和注意力。
這些內容該去哪邊看?該看哪本書?或者該聽哪位老師授課?個人建議是,以看得懂而且看得下去的書為主,授課老師亦同。個人在準備該科時,是以一本參考書為 架構,一到多本教科書為血肉。補習班出版的參考書都很適合拿來作為認識該學科的骨架,我自己是使用陳克強老師出版的心理學百分百,要查什麼觀念在什麼章 節,我可以很容易在這本書中找到,這是我的心理學架構,同學同樣也可以找一本當自己的架構。
但是只有架構有時不足以應付考試,我必須自己為自己的骨架添血肉,讀教科書可多長心理學知識,讀教科書更得以掌握較新的研究趨勢,94年之前,桂冠出版的 西爾格德心理學尚足以應付這兩年較新穎的題目,比方說,大腦分殊化的議題,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或不一致性等。現在該書有較新的翻譯版本,桂冠出版,洪光遠 譯的普通心理學(上)(下),但是上述兩本教科書皆為譯本,在理解上建議有心理學基礎概念的同學來讀,比較不易迷糊。
桂冠的普通心理學(上)(下)收錄許多創新研究,特別注意延伸閱讀部分(章節前該章大綱標楷體部分),通常為考試的爭點,經典的心理學理論,有較新的研究 以支持或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也值得多看兩眼,同樣寫皮亞傑認知發展論(96普考財經政風考題),若還能提出新皮亞傑論或者其中的跨文化觀點,定能為答案添 色不少(分數也是)。
洪蘭的心理學(上)(下)已絕版,本書風評不錯,算是有口皆碑,本人雖然沒仔細研讀過該書,無法針對此書提供閱讀意見,但洪蘭教授的專業在大腦神經科學, 想加強心理學的生理取向,可多參考。張春興教授所著的現代心理學則是少數國人自行撰寫的心理學教科書,算是入門書,內有大量圖片引人入勝,可供建立基礎。 其他教科書本人涉獵更少,無法表示意見,但同學只需謹記一個原則,唸得下去的書就是好書。
最後一提,考古題之掌握及練習,亦是準備的一環,筆者曾見一位已上榜的同期同學,渠準備方法,就是把各科的考古題一讀再讀,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回到課 本,心中對題目已有概念,自然能一眼看出這些題目的答案在哪裡,得以迅速判斷課本的哪些部分是重點以及哪幾個段落可以拿來解答這些題目。此等技巧亦是審題 能力的培養。再來如何將上述答案整合,則是練習考古題可獲得之能力,應考人注意,做考古題的關鍵,在練習審題及整理答題架構,「寫」是協助自己將答題架構 具體化,因此如果沒有許多時間寫題目,就用「看」的,看著題目然後將答案「塞」進架構裡,架構可自訂,不外乎前言、答案之分段整理及結論。

伍、掌握時事「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

初學者在時事掌握上難免有距離,心理學的敏感度無法一蹴可及,惟靠平日多加閱讀,在此借用社會學之「社會學想像」概念,來說明個體如何將心理學跟時事作結合。
沒錯,就是運用「想像力」,剛開始學心理學,說要運用到時事也許還太遠,但是心理學是一門非常生活化的學科,用來印證日常生活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情。比如, 歸因,放榜時沒上習慣作外在歸因還是內在歸因?都是因為那天天氣太熱、前面美眉衣服穿太少是外在歸因,因為自己準備不足是內在歸因。考上了是因為自己聰 明,還是因為媽媽幫你燒香拜佛呢?前者是內在歸因,後者是外在歸因,如果上榜跟沒上榜歸因差那麼多,是不是就是歸因謬誤。平日多作練習,自然能培養出理論 與實務如何結合的能力。
「心理學想像」的一體兩面,即是用生活經驗來理解心理學理論,不同學者提出的理論,背後都有其獨有的生命經驗養成,學問不是毫無緣由的冒出來的,學者的生 命即是其豐沛的土壤,同學的生命也是,雖然不一定夠深厚到可以長出理論,成為一代宗師,但是以自身經驗去理解理論,甚至同理都是可能發生的,比方說 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自我認同,想想青少年時期的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歷過?(偷偷說,為什麼對Erikson來說自 我認同這麼重要,如果您知道他是私生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生父,也許就懂了。)
已經充備著心理學知識和想像的同學來觀看時事,自然可以從新聞報導中找得蛛絲馬跡,為何家暴受害者不一定願意離開施虐的對象?為何電視要分級制度?教育部實施多元教育是跟上哪一波潮流?

陸、審題關鍵及答題技巧

審題很重要,審題,就是分析題目,簡言之就是看出題目想問什麼,每個題目都有其重點,申論題能問的,還是不脫5W1H,常見有what?請解釋這是什 麼?why?為什麼?how?怎麼做?什麼情形?其他何時?何地?何人?雖然較為少見,也常在回答該題歷史源由時,用來增強答案說服力。看出題目的重點, 就是看出這一題要問的是what?how?還是why?,再以答案鋪陳以及篇幅比例讓焦點突出,至於其他的支節就不要了嗎?用不到了嗎?當然不是,其他線 索是用來陪襯主角突顯主角的,比方說,用在前言,結語等。
而考卷裡常出現的「大哉問」,要怎麼面對?首先還是得熟讀各章理論,許多大題目都是必須跨章節回應的,比方說95年地方特考三等財經政風考題,「從生理、 認知、情感和感覺來看疼痛知覺。」這是很明確的希望應考人能總整各章學習心得來闡釋疼痛的一個題目,即使有些題目不明確要求,但若能統整各章視角看問題, 更能讓閱卷教授感受到應考人的宏觀視野,當然前提是要把題目想問的看清楚,好好回答再說。
真正到考場上時,我會讓我的腦筋動很快,呈現一種特別靈活開機的狀態,題目來了,先看有幾題?腦中馬上分辨每一題應該發揮到哪裡就收手。再看題目,題目想 問什麼?腦中浮現可以回答這題目的素多材料,接著迅速地在題目旁邊寫上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提示與答案,拿手的題目甚至能勾勒出大綱,每題都這麼做,其他在這 次考試的用不到的知識通通放掉,專心經營眼前的題目,這是知道答案時的狀態。
萬一不很懂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的時候呢?我的選擇會是猜,小心翼翼的猜測答題方向,把可能是答案的想法紀錄或整理下來,在做其他題目時,心理惦記著問題, 放著慢慢發酵,也許會在選擇題裡發現答案,也許在寫擅長的題目時靈光一閃想到什麼,不一定是答案,但是放在該題也適用的概念。重點是絕對不放棄任何一題, 不懂也要寫,用自己所能去寫,怎知不會剛好寫到老師要的,除了抱持著這種信念,下筆時則小心不去戳破,沒有把握的人名、理論名不明寫,從概念著手,用原理 原則去演譯跟推論。
從看到題目到寫答題大綱不會花費太多時間,至多5到10分鐘,剩下來110分鐘要按題目題數分配單題書寫時間,說是按題數,到不如說是按配分比例來分配時 間,心理學考試時間120分鐘,扣掉10分鐘,假使是四題25分的申論題,差不多一題可以寫25至30分鐘,最後還可以留一點時間來修改錯字,補充說明 (或沒發現到的立可白洞)。若25分裡是兩小題三小題,那麼一小題可以寫10至15分鐘不等,當然30、30、40分的題目配分,時間分配也會是30分、 30分、40分,若40分是名詞解釋5題,那麼一題8分鐘來寫。
設定時間是為了不讓自己寫過頭,前面的題目寫太多,後面題目來不及寫,會頭重腳輕;擅長的題目收不了尾,不會寫的題目空白或寫一點點讓版面失衡,這些都不 算好的情況,所以上考場準備個時間器,時間快到,不管是不是還有發揮的空間,都要趕快收尾,想說想寫的還可以在結論裡帶過,時間差不多了就換題書寫。
版面設定也是一樣的原理,答題卷有七頁,四大題申論題約略一題可以寫一面半到兩面,因此再不會寫的題目基本數也要掰到一定的行數,這樣答題卷拉開一看才會 有每題都會的錯覺,題跟題中間可留個三到五行,臨時想補充也還有空行,會寫的題目也不要貪心,重點都點到,架構都清楚就好,因為即使寫再多,兩頁三頁拿到 的分數充其量不過25分,掌握該題精要,控制在一面到兩面的內容,看起來才不致失衡,版面印象分數自然拿到。
作答上每個人習慣的架構不同,大致還是會分有前言、本文之各段標題跟結論,另外即使是名詞解釋,我還是會硬要寫一行兩行前言跟結語,讓每個觀念完整呈現,但在沒時間或題目多的情況下,還是要衡量情勢,無須拘泥形式。
前言的部分可以寫時事、寫背景、寫緣由等比較大的概念。接著依次呈現各段答題重點,每段都可下標題,可能是該段註解或者是小結,每個小標下面寫一至兩個觀 念,有多個觀念就要分點,每一小點則寫兩到三行,如此方能綱舉目張,段落分明。分點慣用一、(一)1、(1)分層書寫,分點到(1)就差不多夠用,不建議 分太細免得閱卷老師找不到重點。結語的部分通常是濃縮該題的精華,把重點重提一遍;要是對題目還有想法,但無法在本文中完整呈現,亦可在結語中提示;或者 即使題目沒問,優缺點或未來展望及應用,也是常用來當做結語的好要素。

柒、相關科目之融會貫通

準備普考要準備4科共同科目(國文、英文、法學緒論與中華民國憲法)、4科專業科目,準備高考更要準備6科專業科目,讀了這麼多,到底在考試上還可以怎麼 應用?想要考上,是不是每一科都要念得又要深度又要廣度?時間夠,當然可以這樣念,但如果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這樣唸書時怎麼辦?會不會差別人一大截?窮則 變變則通,想一想我們念了那麼多科,「廣度」就有啦!也許不是很精通,但是拿來觸類旁通,旁徵博引應該也是綽綽有餘。
以高考財經政風的考科為例,6科專業科目有法科(行政法、公務員法)、有商科(經濟學)和社會科學(行政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當心理學題目一出來,我們 可以引用法條說明理論如何落實,可以使用經濟學的名詞概念,社會學看人的角度作結;行政學若問及行政倫理,也可以引據公務員各類法規來說明,實務上認為如 何擔任一個良好的公務人員,如此一來,更可補自己在該學科上深度的不足。
準備考試時,常會有書唸不完,唸不夠的焦慮,其實書哪有唸完的一天,通常也不可能等到「準備好」的時候來臨再上考場,上帝的公平在於人人皆有24小時,自 己唸不完別人又能多唸多少,若準備時間差不多,關鍵就在於對科目的掌握跟理解,以及上考場能發揮幾成的實力,唸書貴在精不在多,常有人說:讀書效率比花費 的時間多寡來得重要,因此再怎麼不熟悉的科目,也要找出讀書的興趣來,收穫絕對會遠比死讀書來得精采。
希望大家都能喜愛心理學,讀出自己的理解跟興趣,必定能旗開得勝,取得豐碩的成果,共勉。